關於「高齡教育代間跨域學習計畫」

計畫主持人:教育學院_蔡清田院長;執行計畫人:陳毓璟副教授 {本計畫於高齡教育代間跨域學習計畫至今已執行為第三期(104-105年),亦成為教育學院執行推廣的特色,秉持第一期(100-101年)及第二期(102-103年)教學卓越計畫經驗,在高齡健康教育和傳播科技相關課程中融入代間教育與服務學習的教學策略,引進高齡者與學生共同學習。透過增加世代之間的接觸機會,對於高齡者,學生能因為認識而瞭解,因為瞭解而關懷,因為關懷而社會行動。}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六月份_專題講座:高齡醫學與高齡整合照護之發展

      
        在先進國家中,除了提供醫療服務和長期照顧外,還包括預防保健和健康促進。如今在高齡社會的時代,健康與福祉也被聯合國認定為老人的兩大迫切與普及的社會議題,而國內有關老人需求之調查也顯示,健康醫療之需求總是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由於長期健康危害因子的累積,高齡人口來說,健康狀況是占所有年齡層中最為複雜的;且對老人來說,健康與醫療照顧服務之需求也是迫切最需要的。本次專題講座邀請到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科周明岳醫師蒞臨分享目前在高齡醫學及高齡整合照護方面的現況與發展,且也開放高齡醫學相關問題詢問及討論,讓學生及隨班附讀長輩更了解目前高齡醫學及高齡整合照護的醫療資源現況。


     由於我國由於人口老化的速度太快,不僅照護體系的發展尚未上軌道之外,加上高齡者對自我健康議題特殊性的認識也不足,以致於大家就習慣以一般成年人的醫療服務模式來照顧老人,而高度專科化的結果更是將一個高齡長者依照專科疾病拆成一個個器官,並假設把每個疾病都依照標準處理好就可以解決長者的健康問題,但實際上問題並不如想像簡單,反而造成一連串開立藥物來處理前一個藥物的不良反應的「處方瀑布」,製造一連串的新問題,這樣的現象是高齡社會下的全新挑戰。



     比較一般成年人,高齡者健康照護具有些特質上的差異,在提供醫療服務時必須要特別關注,包括:高齡者常同時具有多重疾病與身心失能、高齡者的疾病時常在長期慢性的病程中反覆急性惡化、高齡者對於疾病治療的反應較差但治療與藥物的副作用發生機率較高,以高齡者健康照護的成效常常與社會因素息息相關。由於高齡者的多重慢性病加上身心功能退化乃至失能都會轉換成各種不同的症狀與疾病表現,而專科醫療習慣於僅診治個人專科的疾病,而將其他疾病或症狀的主訴狀況轉至其他專科,這樣的過程之下雖然是以專業醫療的角度為民眾提供醫療服務,但在高齡者的身上就變成了持續不斷的看診,遑論因為前次就診治療所產生的多重藥物之問題。


     最後,以現況而言,我國目前針對高齡者的健康照護已發展出各種服務模式,包括門診整合、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急性後期照護以及居家模式為主的十年長照計畫,但是這些多樣性的服務更突顯了推動整合照護的必要性,整合照護推動的基礎是無縫的個案管理,目標是讓具有多重且複雜照護需求的長者能在這些服務模式當中平順的接受服務,讓服務本身無縫接軌且發揮完整的效能。在這樣的過程中,整合的過程首重服務本體的整合,而不是急於將部門與機構進行合併,唯有第一線工作者能充分的理解並且有效推動,整合照護的主體才能被彰顯,此時順應需求而進行部門與機構整合才能事半功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